首页    数字化转型与学习    数与实:“隐形冠军”们的面壁与破壁

数与实:“隐形冠军”们的面壁与破壁

随着中国“数实融合”战略的实施,传统制造业也开始寻找自己的数字化之路。如何改变“非标”状态,是从传统企业转型现代企业的重要课题。一方面,他们需要实现基础需求,把流程标准化;另一方面,他们又亟需自主组建功能模块,以符合自己千差万别、常换常新的非标准化需求。

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认为,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把技术武装到牙齿,而是要把数字技术融入企业的基因,在数字与实体的交融中,企业能力的进化是永无止境的。

2020年之前,李二桥花了两三年的时间,想寻找一款适合自己企业的集成软件。他所在的浙江省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是吸管行业的“隐形冠军”——占据全球吸管市场超过1/4的份额,一度年入2亿元,参与了全球吸管产业几乎所有标准的起草和制定。但这样的体量并不足以让他们在与软件大厂的谈判中占据主动。

李二桥找过几乎所有知名ERP软件供应商,没人愿意为他们做集成定制,以满足吸管行业“非标准化”的生产需求。倘若要横下心来自己开发一套系统,费用大约在150万元至180万元,且每年还要再付约10%的年费,同时为了维护系统,还得增加人员。

这种艰难的选择,中国的企业家们并不陌生。从2010年代起,数字化革新的紧迫感,就已摆在他们的桌面上。但只有亲历其中的人,才会了解海量中小企业在这一命题下的困境——中国“数实融合”大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,但无论在财务上,还是在技术与人员的储备上,“数字化”似乎都对他们竖起了高高的门槛。

在过去几十年间,这些企业一点一滴地筑起了中国经济扎实的底盘。多如牛毛的工厂,结成了无数产业带。终端产品从一根橡皮筋到汽车发动机,包罗万象。这些产业带彼此交叉协作,构建起“中国制造”无与伦比的供应链。同时,也孕育出了大量“隐形冠军”。每一个“冠军”背后,彰显了一个地区的兴衰和一条产业链的成败。它们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而起势,也在不同的变局中努力调整船头,为中国经济不断留下注脚。

如今,站在数字化的十字路口,这些企业何去何从,既是企业本身的命运轮盘,也成为与中国经济紧密相连的时代课题。他们的突围之路,也是“中国制造”转型“中国智造”的破局之道。

 

 

低代码的数字化普惠

然而,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,更多的中小企业,显得有些彷徨。一边是数字化的大势所趋,一边则是缺资金、缺人才、缺技术导致的无所适从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的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》,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、提升转型供给水平、加大转型政策支持等三方面提出了14条具体举措,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指南》特别指出,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要聚焦中小企业转型痛点难点,提供“小快轻准”的产品和解决方案,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。

2022年初,在钉钉“数字新生”2022制造业钉峰会上,安筱鹏表示,钉钉+低代码开发,正在铺就一条普惠、敏捷、个性化、低成本的数字化建设新路,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走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。

安筱鹏指出,回顾过去四十年企业信息化建设走过的历程,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大约经历了信息系统安装、SaaS化订阅和低代码开发三个阶段。以钉钉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+低代码开发工具,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开发业务系统的新路径,这些业务系统可以是企业存量信息系统的补充,可以实现多个信息系统的集成,可以加快现有信息系统的解构与升级,有些甚至实现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完全替代。

2019年,普天铁心开始引入钉钉,基于云钉的底座能力,陆续搭建了星际物流系统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、EIOT、智能协同等应用,以钉钉为超级入口,实现业务上钉,设备上钉。

普天铁心的智能化工厂在钉钉上集成了多套业务系统,实现数据互联互通,打破数据孤岛后,订单交付周期由8天缩短到4天,人均产值翻了一番,通过生产数据的在线检测,降低了操作损耗报废率25%,良品率提升8%。

普天铁心副总经理吴娓娓表示,低代码的好处是,企业只要把流程规范做好,接入钉钉就能直接使用,降低了使用人员的操作门槛。目前,钉钉已是普天数字化的枢纽,集成了包括订单成本分析、全流程生产动态查看,设备保养、工人薪资计算等400多个应用。数字化平台线上日处理的事项已超过500项,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。

 

 (通过低代码,普天铁心开发了多个应用,覆盖生产及管理的多个场景)

 

在钱江电气,项勇同样对钉钉开放性的低代码平台青睐有加。借由钉钉的数字化底座,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搭建起一个所需应用——他们的数字化部门接到需求后,大约两天即可在钉钉上搭建起应用表单,不到一周就能投入应用,速度比以前大大提升。

而在双童吸管,数字化尝试从未停歇,各种适合自身需求的应用,逐步被集成到钉钉上,并不停地被优化。李二桥管这个过程叫“搭积木”。

显然,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,正在通过这种轻便灵活的方式,完成自己的数字化转型。安筱鹏提供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,有50%以上的国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使用了钉钉,并不同程度上基于平台+低代码开发了各类业务系统。

“数字内核 ”驱动产业革命

在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交叉更迭的过渡期,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,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整个社会都被推动着朝“数实融合”的方向发展,勾勒出中国未来的发展主线。

中小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国家《“十四五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》和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均明确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。

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,“隐形冠军”既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制造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,也是增强经济韧性、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。

在2019-2022年间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名单,总计近9000家,单项冠军企业5批近600家。而“十四五”期间,工信部希望在全国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、十万家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一万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以及一千家单项冠军企业的目标。

这是一场“双向奔赴”的革新。在变革的另一侧,以钉钉为代表的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,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。随着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远程交互等软硬件技术持续突破,数字平台“以数强实”将迸发更大能量,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重要驱动器。

把时钟拨回十年前,楼仲平痛下决心,逼着那些45岁以上,“连电子邮件都不会发”的第一代管理层退居二线,并建立起了一个30岁上下的新团队,开启了拥抱数字的进程。

几乎同一时期,项勇正在大刀阔斧地更新设备,推进数字化流程。而普天铁心的二期智慧工厂,还是一个3D建模。如今,这间工厂已成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的代表作——在这里,几乎一切都由数字掌控,在肉眼不可见的立体仓库里,每一卷硅钢都拥有唯一的“身份证”,并根据生产计划,被数字系统分类推送至生产线;在生产的同时,系统田野在不知不觉中汇总数据,每天下午6点,从老总到一线销售人员都会在钉钉上收到当天营销业绩数据报表,这在传统流程中,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。

传统的“中国制造”,正被注入新的内核。老一代的中国企业,依靠自身的拼搏与时代的红利,打下一片江山,也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如今,数字的浪潮,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。“冠军”们已然踏上新的征途,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“战争”,甚至没有机器的轰鸣与劳作的汗水。但在数字的跃动中,依稀能看见一个国家的未来。

创建时间:2023-01-06
相关文章

行业快讯

more >>

价值解读

more >>

最新资讯